從第四捲開始,涉及了大量生僻的地名、人名,大部分都是西域、以及蒙古高原上的一些人名和地名,這可能對大部分讀者造成了閱讀上的不順暢。

鑑於這個問題,在接下來的書寫中,我會做出一些調整的,儘量把那些生僻的人名和地名都加上引號,讀者知道有這麼個地方和人物就好了!

另外,‘西征和北伐’這一章,內容純屬作者杜撰,與史實、民族、政治無關(西部地區以及蒙古高原地區,一些大事件的發生,我寫的時候,可能在時間上有幾年的出入。說實話,我也不是很瞭解西部地區、蒙古各部落之間的一些事件的具體發生時間,但誤差控制在三年以內;人物有虛構、也有有真實,關鍵人物都是真實的,但故事情節純屬杜撰)。

另外,這一卷是關鍵的一卷,是陸飛實力大增的一卷,他讓自己的‘岳父’耶律大石提前了五年征服西域各國、讓蒙古提前了六十年實現統一。雖然部分章節有點生澀,但是後面的部分還是會繼續‘小白文’化的,讓讀者更容易的閱讀和接受。

這段時間我也翻開看了看前面的章節,發現很多的錯別字和不通順的語句,這裡真是讓我感到羞愧,抽個時間努力全部改過來!

這也是我打算寫完的第一本書,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本書。

雖然一直是沒有存稿、沒有大綱寫作,但是現在我的速度已經提升了,原來可能一月十萬字不到,現在基本的能達到一月十八萬字到二十萬字左右了!

由於是無大綱寫作,導致了部分情節的混亂和突兀,這是本書最大的不足吧!但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,已經開始織構大綱,後面的章節一定避免這些問題。

剛開始寫本書的時候,本來想在‘水滸’人物上大做文章呢,但是後來覺得前輩施耐庵已經把《水滸》人物刻畫的寫的太好、太深入人心了,妄加篡改有點褻瀆的意味。

於是是我就放棄了對那些人物的描寫,匆匆的帶過去了,讓潘金蓮死了以後,所有的提到的水滸人物統統一起消失了,開始著重寫自己原創的人物,這突然斷開的一部分,就可能顯得突兀和轉折大了。然後還有後面還有一些情節,都是由於開始的時候沒有構想好,出現了一點生硬。

雖然沒有讀者,但還是要說明一下。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