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。

青牛身子一抖,化作小羊大小。

江白登上漁船,江玉恆在岸邊,作揖相送。

“此次一別,不知何時再見,祝道長,早證大道。”

“貧道也祝城主,早日成道。”

江白作揖還禮,道:“城中事務繁多,城主早些回去吧。”

漁船隨波而去,消失在長民江。

江玉恆轉身離開,迴歸臨江城。

現在的臨江,還有許多事情,需要他處理。

比如,那些以孩童祭祀的人。

之前聽道,一心突破金液還丹,沒時間處理。

如今江白離開,他也要專心處理城中事物。

小船隨波而去,江白盤坐在船頭,望著長民江。

“道長,我們此次去何處?”青牛道:“要不去個大城池吧?”

無論是太雲城,還是臨江城,都是大夏小城池,遠不夠繁華。

這裡的妖怪,最強的也只是金液還丹,連元始寶珠都沒有一個。

江白神情澹然:“不急,且先在這長民江,逗留一段時日。”

青牛趴在船上,不再多言。

漁船隨波逐流,江白沒有控制方向,一切隨緣而往。

水中水族遊動,也有妖修潛心修行。

不多時,前方遇見捕魚漁民,漁船自動繞開,沒有打擾他們。

青牛嘴饞了就喝些酒,之前買的酒水很多。

一天時間很快過去,漁船飄蕩一天,江白什麼也沒做,只是在漁船上看江。

每日周若水都會翻看道德經,為他提供道行。

隨著波浪而去,三日時間一晃而過,江白和青牛來到一個小漁村。

江白停好漁船,帶著青牛進入漁村。

村民們正在處理魚獲,他們清理著船上魚兒,將魚苗,蝦苗全部放生。

只留下一些大魚,而且留的數量不多。

江白看向一位老者,走了過去,拱手作揖:“老丈,貧道從臨江城而來,心中好奇,何故舍棄那些魚兒,只留下幾條?”

老丈抬頭看了他一眼,道:“臨江?那可很遠呢,小道長,俺們捕魚,夠吃就行。”

“若是留著那些魚兒,換些錢財,購買其餘物品,生活不是更好?”江白問道。

“那樣河神會怪罪的。”老丈搖頭道:“這些魚兒已經夠吃,我們世代捕魚,也不缺別的東西。”

“河神?”江白詫異道。

“是啊,河神保佑我們,在長民江上平安捕魚,小老兒已六十有三,不曾遇見過大風大浪。”

老丈笑道,露出一口豁牙:“河神說了,他護佑人族,也當護佑水族,但人要吃飯,不得不捕魚。”

“為了子孫後代有魚吃,我們不能捕有孕母魚,不能捕小魚,若是有了靈性的魚,不論大小,都得放生。”

“那這些魚兒任由你們吃,水族不會生氣於河神?”江白道。

“不會,不會。”

一位漢子接話道:“小道長,俺們都是挑選年邁老魚,沒幾年活頭了。”

“是呀,河神大人說,今日老魚以身渡我們,來年有緣,我們也要報恩的。”

一位孩童蹦跳著下了漁船,道:“我前段時間,還救了一條受傷的小魚呢。”

“河神是位有道者,不知將來,你們如何報恩?”江白問道。

“俺們也不知道如何報恩,反正聽河神的,河神說能吃,那就能吃,說不能吃,那就不能吃。”

漢子撓頭道。

“小老兒也不知道,但每日會帶些魚食,捕完魚後,灑入江中,算是償還了。”老丈道。

“哎,小道長,你怎麼來俺們村了?”漢子問道。

“貧道雲遊四海,漁船來到此地,見諸位放生魚苗,心有所感,便下來一問。”江白道。

“道長隨波而來,俺們應該招待。”漢子道:“道長,俺多留一條魚。”

“多謝居士好意,只是為貧道而殺魚,卻是不該。”

江白道:“貧道討碗水喝便可。”

“道長,河神說了,若是遇上道人,高僧,一定要好生招待。”

漢子道:“也不是為道長所殺,俺將自己魚給道長,自己再取一條,那便不是為道長所殺。”

江白聞言失笑:“那貧道,便受這份惡業,不過,這魚,卻是要貧道來挑選。”

“魚都在這,道長自己挑。”漢子道。

“我們的漁船,道長也隨意挑選。”村民們紛紛道。

江白牽著青牛,卻是沒有上漁船,而是站在岸邊,作揖道:“貧道路過貴地,可有以自身,而補貧道者?”

“道長,你這般,如何有魚吃?”漢子撓頭道。

“是啊,這些魚,又聽不懂話。”村民們紛紛道。

噗通

卻見,河水之中,一條碩大的鯉魚,魚躍而起,飛至江白腳下。

村民們驚愕地看著這一幕:“真的有魚?”

“多謝。”江白抱起鯉魚,道:“今日你以身軀獻與貧道,貧道卻不能害你性命,取你半截身子。”

話音一落,鯉魚分為兩半,不見鮮血流淌。

傷口處,有金光瀰漫,竟是再次長出半截身子。

“道長,您是神仙麼?”

村民們震驚地看著這一幕,驚撥出聲。

碩大鯉魚,身子恢復,眨了眨眼,竟是親暱地蹭了蹭江白。

江白將他放回江中:“已有緣法,日後好生修行。”

鯉魚浮出水面,身子沉沉浮浮,像是在點頭作揖一般,隨後迅速消失在江水之中。

“貧道非是神仙,不過有幾分道行,四處閒遊罷了。”江白道。

“道長,河神一直在等您這種仙人。”老丈激動地道。

“是啊,道長,您一定要見見河神。”

一位位村民,紛紛出聲,不少人跪拜下來。

“河神在等仙人?”江白澹然道:“貧道並非仙人,不過你們口中的河神,見見倒也無妨。”

“河神一直在等仙人。”

老丈道:“雖然我們稱呼河神大人為河神,但河神卻從不承認自己為河神,說是未曾敕封,不敢稱神。”

“河神說,世間有高僧,道家仙人,可敕封神靈。”

村民們跪地拜道:“求道長,敕封河神大人。”

江白沉吟道:“敕封之事,貧道未曾做過,倒也可試試,不過,貧道不會在此多留,只有三日時間。”

“三日?夠了,夠了。”老丈道:“老朽這就去請河神大人,三日足夠來回。”

“我去,我去,三爺,你身子骨不行,俺能快些。”漢子道:“如此大事,可不能耽擱了,越快越好。”

“好好,你去,你去。”老丈不再堅持,道:“道長,隨我們回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