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新回到林氏山貨行,長平顯得有些侷促,覺得有點不好意思。

陳翠則不以為意,貨比三家太正常了,雖然他們是賣貨的,但是比價格也是常規操作,價高者得是常理。

果然,林氏的夥計估計也見多了這種去而復返的客人,根本沒有什麼異樣。

只是,陳翠想問問價格能否再給高一些的時候,對方明確的做了否定回覆。

“大嫂,這價格已經很公道了,皮子我們還要硝制修補整理,轉手出去的利潤沒您想象中的那麼高。”

“那好吧,就這樣吧。”

陳翠原本也沒指望再漲多少錢,只是習慣性的問問。

狼的事說好了,還有山藥沒有問呢。

她讓長安從車上拿出一根山藥來,讓夥計看看收不收這東西。

夥計把那一截褐色的東西拿在手裡仔細觀察了一下,在取得陳翠的同意後,還掰開看了看斷截面,最後才肯定的問道:“大嫂,這山藥您還有多少?”

陳翠見她說出山藥的名字,心裡就鬆了一口氣。

她還擔心換了時空,山藥的名字變了,或者這個夥計不認識。

“有四五十斤吧,你們這收嗎?多少錢一斤?”

夥計連忙答道:“收的,但是我要看看其他山藥的成色再說價格。”

其餘的山藥就在牛車上,夥計驗看了以後,覺得看上去還不錯,每節基本都很完整,斷裂的不多,就給了兩文錢一斤的價格。

車上的山藥稱了稱,一共有四十八斤,結了九十六文錢。

雖然山藥賣的錢遠遠沒法跟狼比,可仍舊讓一家人也頗為欣喜。

他們沒想到娘讓挖的這東西居然真的可以賣錢,而根據孃的估計,山上應該不止這一處有山藥,以後挖到了還可以來賣錢。

娘還說,以後說不定可以往地裡種這玩意,這樣就能有長期的收入了。

賣狼屍和山藥一共收入了五兩六錢銀子,其中五兩是用銀子結算的,六百文是銅錢。

錢到手之後,陳翠特意展示給幾個孩子看,讓他們知道家裡多了這一筆收入。

不過,為了安全起見,這錢還是由她收了起來,看似是放在腰間的錢袋裡,其實是丟入了空間。

想拿的時候,心念一動就可以拿出來,不會有被偷的風險,再安全不過。

此時,太陽已經高高升起,已經過了早飯時辰。

雖然先前他們每個人都吃了個包子,可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半大小子而言,那點子吃食怎麼夠呢!

正好陳翠也需要去四處轉轉,於是一家人就將牛車寄存在山貨店後院裡,步行去逛街買吃的。

走到賣羊湯的攤子前,幾人都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,實在太香了!

可惜他們如今要守孝,吃不得肉,幾個小子只能遺憾的搖搖頭。

陳翠看見他們的饞樣,不由的笑了笑。

“老闆,我要四碗羊湯,不要羊肉和羊雜,只要清湯行嗎?”陳翠問道。

此時剛閒下來的老闆正愁沒有生意,連忙答道:“行的。”

他在這裡開了許多年,各式的客人都見識過,對此倒也不以為意。

有人口袋緊巴,捨不得出這個錢,又心繫羊湯的鮮美,想喝口熱乎的暖身子,倒也不是不行。

對他來說,來者皆是客,能多賣一碗是一碗,又不要肉,反正也不過是多添幾碗水的事。

“這樣的清湯一碗兩文錢,您要幾碗?”

“四碗。”陳翠掏出錢來,數給老闆八文,然後又給了長安一把錢,讓他去隔壁攤子買些燒餅。

長安拿到錢,一陣風似的跑去買燒餅,其他幾人就就坐在攤子上等著喝湯。

長平湊到陳翠旁邊,小聲道:“娘,這老闆也太黑心了,光有湯沒有肉還賣兩文錢一碗。”

他剛才問過了,羊肉湯是十文錢一碗,羊雜湯氏是八文錢一碗,這啥料都沒有的清湯,居然也要賣兩文錢。

還沒等陳翠回他,這湯就端上來了,他們只好止住了話頭。

每人跟前放了一隻廣口大碗,乳白色的湯麵上飄蕩著蔥花和蒜苗,湯裡不知道加了什麼調料,濃香撲鼻。

長平湊近了聞到這香味,再也說不出這湯不值兩文錢的話了。

平陰地處大周朝的西部,距離草原不遠,本地人養的羊多數是草原上的品種,新鮮宰殺的羊肉幾乎沒有什麼腥羶味,鮮美非常。

正好此時長安買回了燒餅,剛出爐的燒餅,灑滿了芝麻,外酥裡嫩,十分誘人。

原本肚子就沒有填飽的幾人面對這雙重香味的誘惑,如何能忍得住。

三兄弟都是一手燒餅,一手調羹,忙不迭的把食物往嘴裡送,滿桌都是他們咀嚼和喝湯的聲音。

陳翠抱著歲歲,坐在離桌子稍微遠一些的地方,含笑看著這一幕。

她覺得要不是這羊湯太燙,估計他們就要捧起碗往肚子裡灌了。

長平年紀最大,吃的最快,一會功夫,兩個燒餅一碗湯就下了肚。

他用袖子抹抹嘴,伸手接過歲歲說道:“娘,你趕緊吃吧,一會兒湯就該涼了。”

陳翠應了一聲,讓他坐的離桌子遠一些,別讓歲歲夠到碗,然後她自已才開始埋頭吃喝。

這湯裡好似加了五香粉之類的調料,讓原本就鮮美的味道更勝一籌。

也不知道如今胡椒粉有沒有傳入中原,如果有胡椒粉的話應該更好喝,陳翠心想。

就算沒有胡椒粉,這湯的味道也堪稱美味,她吃完一個燒餅,喝完光了一碗湯,額頭和鼻子上都冒出了汗。

三兄弟從羊湯攤子上走的時候,都不約而同的撫著肚子,吃飽喝足的感覺實在是太好啦!

陳翠一路都在留心街邊的鋪子,幾個小的也對縣城充滿好奇,這麼一邊走一邊逛,就到了雜貨鋪。

家裡的調料只有鹽,她想做點啥好吃的也做不出來,趁這個機會要添置上一些。

不說別的,起碼醬油和醋總要有吧。

陳翠問了之後才知道,一罈子醋要十文,而醬油還要更貴一些,要十五文,可真不便宜。

這一小壇也就兩斤左右,怪不得劉家原先沒有買。

不過想想古時候的醬油和醋都是糧食釀造,也就能理解了。

生產力低下,糧食產量低,這些糧食釀造的東西價格貴也在所難免。